从“练兵”到“用兵” 这场人形机器人跑马不一般
证券时报记者 安宇飞
一场有人形机器人参赛的马拉松,成为了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里程碑。4月19日,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成为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赛事。20多支人形机器人战队和10000多名人类跑者在同一路线并肩起跑,钢铁之躯与血肉之躯共舞,科技与生命共鸣。
也不乏声音发问,人形机器人参与专门为人类设置的马拉松赛事意义何在?其实这是一场产业发展的“大练兵”,是检验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传感技术、能源续航、环境适应能力的“试金石”,是人形机器人加速“跑进”各个产业进行落地应用的关键一程。
运动控制技术是人形机器人的主要技术攻坚点之一。人的身体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精密的生物机器?”,在跑步的时候会不自知地调整重心、手脚协同、保持平衡,而这些能力对人形机器人来说堪称难题,需要靠智能的算法、关节力矩的动态调整等复杂技术实现,每一个爬坡、下坡和转弯都需要各个关节部位的精密配合。马拉松这样的长距离跑步赛事,就是检验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的绝佳“练兵场”和“考场”。
在20多支人形机器人战队共同参与的马拉松比赛里,3D视觉、距离感知、避障等传感技术是人形机器人保证身体完好并取得好成绩的关键。21公里的赛道长度,以及频繁更换电池会影响比赛成绩的游戏规则,都考验着人形机器人的续航能力。赛道路面上的坑洼、奔跑扬起的风尘、复杂的混合地形,检验着人形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
这场长距离的测试就像是一个“放大镜”,会把人形机器人在上述能力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暴露出来,让企业可以针对性进行技术改进。赛事中暴露出来的每一处不足,都会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指明新的攻坚方向。
而机器人马拉松这场“练兵”,是为了在各个领域更好地“用兵”。当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传感技术、环境适应能力在这样的赛事中“越跑越强”,人形机器人就能在工业制造、医疗、零售、家务等场景更好地落地。跑下这场半程马拉松的21公里,是为了跑通人形机器人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 组图:107名部级领导干部在京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 从“练兵”到“用兵” 这场人形机器人跑马不一般
-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回应关税问题:尚未见客户态度改变!密切关注关税对终端市场需求产生影响,谨慎管理业务
- 【组图】人气旺、商机多、洽谈欢:消博会迎来公众开放日
- 港股恒指跌1.91%止步6连涨,科指跌3.72%! 赤峰黄金涨21%,融创中国涨5%,美团跌8%,小米集团、阿里跌超4%
- 4月8日深水海纳(300961)涨停分析:污水处理技术升级、深海科技政策驱动
- 4月3日中旗新材涨停:装配式建筑,装修装饰,光伏概念热股
- 错过一个梗会怎么样?各地文旅:会补上
- 高盛:普拉达宣布收购范思哲!交易尚需获得某些监管部门批准,但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收购
- 李想首次剧透理想MEGA Home版 后排座椅可面对面
- 宜宾银行上市3个月行长辞职 营收高增长3年后去年滞涨
- 因价格上涨,美国零售组织预计复活节零售销售同比升约5%至236亿美元
- 马斯克玩砸皮卡 美媒:Cybertruck堪称汽车业最大败笔
- 交通部门全力应对返程客流高峰
- 在“尔滨”|看亚冬之城燃动冰雪激情
- 新春走基层 | 我在乌什逛巴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