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要写好“三化文章”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调查研究从问题开始,着力把问题解决好,从根本上而言就是推动事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效率。调查研究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要避免提前定基调,在调研的过程中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看“盆景”,不看“实景”,这些都是影响做好调查研究的重要因素。党员干部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就要有认真的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问题,要在各种矛盾纠纷的面前“较真”,更要在破解问题上“死磕”,着力推动问题的解决。显然,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明确调研课题,更要用好方式方法,善于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方能调出实情、研出实策、办成实事,让调查研究的好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明确调研课题,党员干部要在深化上下功夫。调查研究要避免“人云亦云”,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更好地推动问题的解决,因此,明确调研课题是第一步。党员干部“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动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把调查研究的工作做到日常,多访贫苦、进社区、入车间等,在一线走访的过程中,听到更多群众口中的牢骚声、抱怨声,把准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调研课题,在推动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深化上下功夫,着力找到问题的症结。
善于分析思考,党员干部要在内化上求突破。走下去调研,是精准摸清问题的关键,要更好地推动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在分析思考上下功夫,要看到不同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导致的后果不同,要解决当下群众最急切、最紧要的问题,更需要立足长远,善于解决好群众的这一类问题,在深思熟虑上多下“绣花功夫”。因此,党员干部要在找准问题的症结,在抽丝剥茧上,不断厘清问题的关键点,有针对性“开方”,不仅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也能为解决这一类问题提供有效的参考。
弘扬实干之风,党员干部要在转化上见成效。调查研究,不仅是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更需要把调查研究找到的办法变成调研报告,转化为解决各类问题的“良策”。因此,要弘扬实干之风,党员干部要把调查研究形成的调研报告融入基层,在沾染泥土味、汗水味的过程中,及时查漏补缺,主动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调查研究报告,形成一份可行性的工作指南,为更多的党员干部推动岗位工作注入新的力量,切实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汪庭聿)
- 精彩活动升温辽宁游
- 金秋十月山河锦绣 神州大地展现万千气象
- 祝福祖国
- 全新XT5限时26.59万元起 凯迪拉克以价格和配置见诚意
- 2024年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行动启动,信用领跑企业可享百亿信贷支持
- “中华文明溯源”特展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
- 中外文化交流报告发布:“Z世代”担当新主力,未来全球朋友圈将更年轻
- 月亮发起了位置共享
- 合肥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只羊涉嫌误导消费者被立案
- 香港将办创意名菜大赏赛 冀创新菜式吸引消费者
- 文化中国行丨温州的这条路,为什么是弯的?
- 国家巡回医疗队赴宁夏开展健康义诊
- 游园看彩灯、“打卡”新科技、沉浸式旅拍 缤纷新业态激发文化消费热情
- 北京启动惠民文化消费季
- 年纪轻轻,血脂怎么就高了
- 全国爱牙日:如何改善孩子牙齿表面的抗龋能力?专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