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
中新网上海4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下称:示范中心)10日正式设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简称“随访门诊”)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落成。
据悉,随访门诊将围绕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这一常见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针对术后随访管理难、并发症诊治不及时等核心痛点,通过早筛、早诊、早治的策略以及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帮助患者更早拥抱移植后高质量生活。

近年来,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量不断增加,移植是关键一步,移植后cGVHD等常见并发症是患者术后生活甚至生存的难题。cGVHD俗称“慢性排异”,30%-7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都存在发生cGVHD的风险,会累及皮肤、指甲、口腔、眼睛、关节筋膜或骨关节、胃肠道、肝脏、生殖器等多个组织和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晚期非复发性死亡的首要原因。
据悉,近年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每年完成移植数量近300例,是上海规模最大的移植中心之一。“慢性排异和原发疾病复发问题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面临的两大挑战。cGVHD早期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宋献民教授表示:“随访门诊的开设,就是希望能帮助患者提高‘早筛、早诊、早治’的意识,把握好早期管理的黄金窗口。”
他说,在治疗层面,cGVHD的治疗要以实现免疫稳态和逆转纤维化为核心目标,其中,尽早建立免疫耐受以维持免疫稳态能够帮助患者在治疗cGVHD的同时,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降低原发肿瘤的复发概率。宋献民教授表示:“另外,对于已经纤维化的组织和器官,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效逆转纤维化。”
数据显示,当前超过一半的cGVHD患者在接受一线标准治疗后,仍需二线或更后线的治疗,患者对于更具有针对性的创新疗法存在巨大的需求。目前二线治疗既有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等传统药物,又有近年来出现的JAK抑制剂、BTK抑制剂、ROCK2抑制剂等靶向药物。
“本次示范中心设立及随访门诊落成后,我们将结合院内移植领域的经验模式,为cGVHD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服务,帮助患者提升生存质量。同时,我们也将以点带面地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华东地区造血干细胞移植诊疗水平的提升,助力全方位完善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管理生态圈。”宋献民教授表示。(完)
- 过敏原检测阳性,一定是过敏……是真是假?| 谣言终结站
- 报告:上海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控制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构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基石
- (走进中国乡村)甘肃宕昌发展康养旅游 千年药乡引客来
- 北方多大风沙尘天气 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将有较强降水
- 莆田木雕:千年技艺的当代新生
- 北京宁夏两地携手创造“生命奇迹”治愈小儿肺气道畸形
- 幺凤浴火 柔蚕无憾——怀叶嘉莹老师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 意千重:万千书籍汇流成河,最终喷发为笔下故事
- 职校生:毕业后,这样成为“能工巧匠”……
- AI赋能中医传承与发展 国医大师严世芸:是“经验医学”与“数据驱动”的碰撞
- 国家大剧院制作瓦格纳歌剧《指环》之《女武神》即将登场
- 铁路五一假期火车票,开售!
- 心理健康蓝皮书:短视频高强度使用与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相关
- 4月8日美农生物(301156)涨停分析:动物保健、饲料概念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