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股回撤后能否上车? 基金经理激辩四季度机会
经历三季度大幅回撤后,基金经理还看好成长股投资机会吗?10月25日,基金三季报已披露完毕,不少公募基金经理在季报中回顾了三季度的投资思路以及透露四季度看好的投资方向,其中对于成长板块的讨论最为热烈。
成长类基金大幅回撤
受外资持续流出、半年报业绩较为羸弱的影响,第三季度沪深300指数下跌3.98%,中小盘宽基指数和成长指数下跌幅度更大,如中证5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分别下跌5.13%、7.92%,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分别下跌9.5%和11.7%。
从风格层面上,价值股表现好于成长股,行业层面上分化显著,煤炭、石油石化、金融地产等顺周期行业取得较好的正收益,以新能源、计算机、传媒为代表的成长行业则表现垫底。
成长风格主题基金业绩迎来较大幅度回撤,如银河文体娱乐主题、国联成长优选、中信建投低碳成长和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等百余只偏成长主题基金第三季度净值回撤超20%。
国联成长优选基金经理在基金三季报中解释,2023年三季度,国内宏观强复苏预期随着弱现实与政策博弈的进一步加深,A股市场呈现主题投资与顺周期政策博弈的来回摆动,市场风格的波动较为剧烈,尤其是人工智能板块,处于主题投资向业绩增长驱动的成长股投资过渡的过程中,短期处于业绩催化、事件催化的真空期,叠加北向资金持续流出带来的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板块调整较为剧烈。
那么,成长股在大幅回调后还能上车吗?从最新的三季报基金经理调仓动作来看,对于成长股的操作,有基金经理选择了落袋为安,也有基金经理选择坚守。
基金经理调仓明显
今年管理业绩居前的招商基金基金经理翟相栋表示,他在二季度末至三季度末期间,兑现了今年涨幅较大、市场预期过高及未来潜在赔率不足的标的,包括光模块、机器人等行业的标的。翟相栋最新布局的方向主要是累计跌幅巨大,处于下行周期底部,且预期、估值和业绩均在低位的成长行业品种。
泰信基金基金经理董山青围绕行业景气趋势、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参与了人工智能、互联网、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机械等板块。这位基金经理在第三季度兑现了部分高估品种,等待人工智能板块的下一波机会。
“成长方向在三季度普遍回撤,这给我们未来提供了更多进攻的选择。”博时基金基金经理金晟哲在基金三季报中表示,从四季度开始,关心更多的是提升仓位的节奏以及机会出现在哪些方向。前期人工智能的股价过度领先基本面,但这个产业毕竟在不断进步,近期也出现多模态和应用层面的多重进展。电子和半导体行业在总量层面不断推动库存周期的见底,也有华为回归等令人振奋的消息和结构层面层出不穷的创新。新能源在史诗级的供需过剩面前估值继续下挫,部分细分领域的盈利触底。金晟哲认为,上述方向均迎来布局机会。
擅长成长股投资的平安基金基金经理神爱前在三季度主要维持了成长方向的配置,他在成长内部做了一定结构调整,减持了通信、传媒、电力等板块,加仓了汽车零部件、电子与半导体、医药等板块。神爱前表示,目前持仓结构主要分布在汽车零部件、电子与半导体、机械设备、传媒、医药、轮胎等方向。
他认为,未来几年经济处于转型期,过于依赖经济贝塔选股可能难以取得较好的超额收益,预计超额收益更多来自产业创新与产业趋势。
招商基金基金经理陆文凯重点看好软件行业的投资机会。他认为,长期来看,数字化会成为驱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短期来看,在政策引导下的政、企端IT(信息技术)投入加速将提供足够的需求支撑,AI技术的潜在应用也给提升用户付费意愿带来一定可能性。虽然二、三季度在盈利端兑现较慢,但回调后性价比再度提升。
“新”公司有望爆发
近年来,A股迎来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成长股行情,不过,成长板块股价波动较大,风险与收益并存,其未来行情将如何演绎?
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老将国投瑞银基金基金经理綦缚鹏在基金三季报中表示,他关注的重点将从“成长优先”转向成长、质量和股东回报并重。A股市场一直以来对成长股较为关注,但换到长周期视角下看,成长股的投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面临较大的挑战。成长股的成长路径为低基数、低渗透率下的高行业增速,低集中度下的龙头份额提升以及公司的产品创新。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很容易在低基数、低渗透率、低集中度的路径上找到成长型的投资机会,但未来这类机会变得越来越稀少。未来成长路径的投资机会将主要来自创新,所以成长股的寻找难度加大。
交银施罗德基金基金经理何帅在三季度减持了新能源相关标的。A股市场在2023年三季度表现平淡,前期热门行业如人工智能等也经历了明显回落。何帅在三季度主要调整方向是减持了新能源相关标的。他认为,虽然新能源市场空间巨大,新能源车今年依然维持较高增长,大部分龙头企业维持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不过由于上游原材料跌价,产业链去库存,使得新能源中游相关公司普遍业绩承压,并对基金净值产生了明显拖累。其对部分企业的竞争壁垒估计过高,低估了产业短期收缩时对其业绩产生的压力。何帅认为,制造业并不是商业模式最好的生意,供需缺口对于这些行业特别重要。“特别是对于有一定技术和规模壁垒的制造业,判断其抗周期能力的程度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中庚基金丘栋荣则表达了看好成长股投资机会的观点。从基本面上看,他认为,经年多重压力层叠,很多公司仍不舍昼夜努力打磨核心竞争力,积极卡位于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等方面,其孕育的技术和产品正处于爆发中,如以智能驾驶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显山露水,创新药及器械等新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梦想”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在产业和产品层面触手可及。从投资上看,这些幸存下来的“新”公司,对应的是蓬勃的“新”需求,能见度提高意味着风险是降低的,存活率和成长性大幅度提高。在市场底部迎新去旧,为“新”定价并积极承担风险,待中流击水,到轻舟过万重山,有望拥抱最好的时候。另外,从估值定价角度看,这些“新”公司现阶段非常契合低估值价值投资的要求,公司风险不断降低、业务持续甚至快速增长、盈利具有高增长性和高弹性的概率。
- 汇兴智造入选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国泰君安申请“国泰海通”等商标
- 餐饮住宿、家电汽车都便宜啦!各地推出优惠政策促进消费→
- 保荐代表人业绩两极分化 1037人注册制下保荐项目颗粒无收
- 万兴科技副总裁朱雯雯:大模型加速改变音视频内容生产的成本结构
- 维信诺打造中尺寸业务增长新动能 合肥国显8.6代AMOLED生产线开工
- 步长制药赵超: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推动中药走向现代化
- “中国红”闪耀太空 为新时代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点赞
- 海尔智家上榜绿点中国2024年度案例
- 浙商银行:未来5年提供意向性融资不低于2000亿元,为中国与东盟高质量产业合作贡献浙银力量
- 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 新芯股份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 “A+H”上市热潮再起 年内9家A股公司谋划赴港上市
- A股大反攻后,要不要持股过节?近七成私募看好节后行情
- 今日上交所全网测试!集中申报大量订单时 验证竞价处理平稳运行
- 中国贸促会回应近期美一系列涉华限制措施:合作仍是主流 共赢才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