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理事会2024年年会在广州举办
中新网广州7月6日电 (记者 郭军)7月5日至7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理事会2024年年会暨中俄医药发展国际学术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9位院士、30余所知名学府的嘉宾及450余名中外学者出席大会。
此次大会由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主办,暨南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莫斯科国立谢切诺夫第一医科大学、广东省药学会联合承办。

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提出,由哈尔滨医科大学与莫斯科国立谢切诺夫第一医科大学共同发起,中俄两国140所高水平医科大学组成,是中俄两国大学间成立的规模最大、参与院校最为广泛的合作联盟。
该联盟旨在汇集中俄两国主要的医科大学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中俄医学交流与科研合作,加快医学新理论和新技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不断提升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水平。2021年10月,暨南大学正式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并成立了暨南大学中俄医学研究中心。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立十周年。当天的大会回顾了联盟在促进医学教育交流、科研合作以及医疗服务提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10年来,联盟高校从最初的92所增加到140所,在医、教、研多领域开展对话交流、科研合作、平台搭建、联合培养,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会上,杨宝峰为莫斯科国立谢切诺夫第一医科大学校长彼得·格雷鲍奇卡(Petr Glybochko)颁发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证书。现场还举行了“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工作贡献奖颁奖仪式”,7位在中俄医学事业合作中作出杰出贡献、推动联盟不断向前发展的专家获此殊荣。
开幕式后举行的中俄医药发展国际学术大会,设立“生物医学、基因和细胞技术”“医学新技术”“个性化医疗及其应用”三个分论坛,同时设立“生物制药与高科技药物”与“医疗保健信息技术”两个线上会场。450余名中外学者聚焦中俄医疗医药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分享各自领域的热点议题与突破性成果。(完)
- 长假之后患上“节后综合征” 你中招了吗?
- 盛唐五律的蜂腰格
- 河南:木版年画 守护年味
- 春节将至,出行人员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 【网络中国节】今天明天 都是小年
- 零食饮品这样选【健康幸福过大年】
- 冬季护肤,5个“不可” | 科普时间
- 安平站:国家管网枢纽站创新管理启示录
- 春节将至年味爆棚!“蛇元素”花馍、文创热销
- 雪地靴暖和又舒适,适合冬季长期穿着?丨中新真探
- 乐岁弦歌起 非遗年味浓——“过年——春节主题展”印象
- “重庆最绿县”打造“大巴山药谷”
- 吐鲁番考古发现唐代西州长史李重晖墓 揭示安史之乱后西域与中央政府关系
- 川酒在“一带一路” | 金盆地集团开启驶向2025的璀璨新程
- 基围虾、多宝鱼降价明显!水产品平价礼盒受欢迎
- 康复后如何提升免疫力?速看甲流6问6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