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业航天渐进黄金时代

娱乐游戏 2023-12-02 clz123 86515

  本报记者 王彩娜

  “不管地球达到了怎样的繁荣,那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都是黯淡的。”

  打造“上海星”“上海箭”,到2025年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打造8个空间信息产业协同创新特色园区,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上海正在商业航天产业赛道上加速奔跑。

  日前发布的《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探索星箭一体新模式,构筑技术驱动新格局,建设数智制造新高地,开拓应用示范新场景,引领长三角区域空间信息一体化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商业航天是指按照市场规则配合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以盈利为目的的航天活动,主要包括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及空间站等方向,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新增长极,同时也是推动国家航天及高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纵览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历程,其实尚不足10年的时间。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开启了中国航天由单一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转变进程。自此,政策、资本、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向商业航天领域,因此2015年也被业界定义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元年。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保持着22.3%的平均复合增长率,2022年中国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2.3万亿元。泰伯智库预测,在未来十年内商业航天市场容量将达到12万亿元。

  《2022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资报告》显示,2015年以来,国内已注册并有效经营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达到433家,已部署实施商业卫星星座计划43项,仅2022年就发射商业卫星100颗,同增59颗,覆盖商业通信、遥感、导航、技术验证等多个领域。

  在需求、政策、资本、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迎来高速发展黄金期,已由基础制造、产品研发的1.0时代进入应用牵引、市场主导的2.0时代。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商业航天赛道依然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重大的战略意义,商业航天市场主体活力将会竞相迸发。

  由于商业航天技术辐射面广、产业带动力强、关联产业多、产品附加值高,北京、西安、深圳、上海、武汉、宁波等多个城市纷纷出台促进商业航天发展相关行动计划或是配套政策等,加快航天全产业链布局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商业航天产业园区、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

  商业航天产业链复杂,涉及环节众多,政策扶持、服务保障、资源支撑、生态营造缺一不可,上海具备做大做强商业航天产业的基础。基于产业决策、科研攻关、核心制造等环节优势明显,上海市已集聚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及一批代表企业,形成闵行上海航天城、浦东卫星互联网科研基地、临港卫星制造集聚区、青浦北斗空间信息应用示范区、松江卫星产业基地等,空间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技术水平、示范应用都走在全国前列。

  正在建设中的“G60星链”产业基地更是为上海增添了不少底气。据悉,“G60星链”将联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共同打造卫星互联网集群,加快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为国际一流卫星研发制造运营标杆示范基地。今年7月,“G60星链”实验卫星完成发射并成功组网,一期将实施1296颗,未来将实现1.2万颗卫星的组网。

  航天产业链条扎实而深厚,市场需求强劲而旺盛,产业扶持政策精准而有力……上海正积极拥抱商业航天黄金时代。

上海:商业航天渐进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