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融合、无源物联、裸眼3D……华为5G-A又迎新进展!
5G-A被认为5G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也被称为5.5G。此前,华为已于完成5G-A全部功能测试。近日,华为又全面完成5G-A技术性能测试。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5G-A国际标准制定的关键之年。”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在工信部主办的2023年中国5G发展大会上表示。他建议,要深入挖掘培育典型应用,加快5G-A在个人领域消费领域的布局,聚焦沉浸式体验,智能化服务等领域,推进规模应用走深向实,鼓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根据区域和产业特点,打造特色的5G-A应用,推动5G-A在文旅、教育、医疗、交通等重点领域的应用,为建设智能城市数字社会提供新动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应用创新中心副主任杜加懂称,“5G应用进入规模化探索期。目前5G应用项目超过10万,今年达到近5万,实现全国覆盖,地市占比超九成。在运营商项目的实际签约数量来看,500多家医疗机构、近1800家工厂企业,超200家采矿企业,200多家电力企业都有了5G应用的项目。随着5G向行业渗透,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引发所有关联行业的变革。”
杜加懂表示,现有5G在To C和To B领域仍面临挑战,需要演进到5G-A。“5G无法满足使其真正进入行业核心环节或者是满足行业更高的需求。比如,To B领域像视频巡检、检测这些视觉应用, To C领域从传统标清、高清,到4K、8K乃至沉浸式现实,对整个5G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5G与PLC工业控制设备的融合,需要5G提供更高确定性和可靠性,更低时延,包括5G接入物联场景要降低成本,才能真正在2B领域进行广泛的部署。
杜加懂判断,视频类和物联类应用是未来5.5G大规模推动应用的底座,而控制类业务是5.5G价值最高的必要性场景。“以物联、视频为基础,以控制为核心推进应用及产业。”
当前, 各地区也纷纷采取行动推动5G-A商业化落地。近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其中提到,至2026年底,上海初步建成以5G-A和万兆光网为标志的全球双万兆城市。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处处长潘焱表示,上海此次明确提出了 “双万兆”演进,加快试点部署5G-A网络。通过5G-A引领,带动多个产业的持续升级和领先。“在消费者市场,5G-A确定性体验将加速移动互联网从2D走向3D。在车联市场,5G-A将推动车、路、云、网协同共享,从辅助驾驶加速走向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在垂直行业市场,5G-A将加速工业互联网应用从辅助生产环节到核心生产环节升级,以超低时延和超高可靠的网络性能来满足行业要求。” 潘焱说。
华为无线首席战略官陈传飞向《科创板日报》介绍,5G-A首个商业解决方案已经准备好了。 未来5G-A甚至6G会是产业先行、需求先行。“当前5G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可能是需求挖掘得不够,技术研究需要匹配产业驱动。面向未来,对于5.5G甚至6G,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是从产业共识到产业需求再到共识这样的新循环,也带来新的机会。”
,5G-A作为5G的演进和增强,连接速率和时延等传统网络能力实现了10倍提升,同时引入了无源物联、通感一体、内生智能等全新技术。
其中,无源物联网是利用环境能量采集技术,将周围可用的信号和能量转化为驱动自身电路的电能,省去了电源和高功耗元器件的成本。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马帅表示,无源物联网的想象空间非常大,但技术难度也非常大。“未来希望在室内大区域场景实现部署,而在室外可以感知。举个例子,比如小孩现在上学一般不让带手机,大人很关心他的情况,那么通过无源物联标签,是否可以满足这些远程感知的需求。目前中国移动、华为等很多企业都在共同努力。”
马帅还透露,近期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产业伙伴启动无源物联网“三全三化”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业界首套基于5G+星闪短距的全无线确定性工控系统。
业内分析认为,未来1-3年内,5G智能终端也极有可能成为裸眼3D新兴应用的最大入口,并带动内容、服务、屏幕、音视频产业迎来规模化增长。
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高级营销总监王奇在采访中介绍,今年裸眼3D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从终端角度,不仅仅可以看到裸眼3D手机、平板,还有像裸眼3D笔记本、相框等等这些产品都已经上市了。
“在内容侧,AI通过云端技术实现2D向3D转换已经非常成熟。通过这样的技术,海量的2D的片源可转换3D内容,3D内容瓶颈已经解决。我认为,裸眼3D这样的技术近期会进入到规模化发展的契机。5G-A网络速度的十倍提升,以及确定性能力,能够去支持裸眼3D在网络上流畅的传输,催生3D通话、3D直播、3D游戏以及在教育各种行业的应用。”
谈及5G-A商用的挑战,王奇认为,新技术要实现商用,不仅仅在于网络侧或者技术测试,更多是应用和生态。
“应用场景已挖掘很多,接下来最关键的是打通整体的生态闭环。目前在端到端模式生态方面,包括芯片模组、手机这一块,可以看到有芯片产品出来,明年会有相应的手机终端也能上市。RedCap(5G轻量化)国内通过大量测试和应用场景挖掘,政府、端到端产业伙伴的推动,形态基本上也已具备,这样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弥补生态环节,就能有快速的发展潜力。”
- 汇兴智造入选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国泰君安申请“国泰海通”等商标
- 餐饮住宿、家电汽车都便宜啦!各地推出优惠政策促进消费→
- 保荐代表人业绩两极分化 1037人注册制下保荐项目颗粒无收
- 万兴科技副总裁朱雯雯:大模型加速改变音视频内容生产的成本结构
- 维信诺打造中尺寸业务增长新动能 合肥国显8.6代AMOLED生产线开工
- 步长制药赵超: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推动中药走向现代化
- “中国红”闪耀太空 为新时代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点赞
- 海尔智家上榜绿点中国2024年度案例
- 浙商银行:未来5年提供意向性融资不低于2000亿元,为中国与东盟高质量产业合作贡献浙银力量
- 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 新芯股份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 “A+H”上市热潮再起 年内9家A股公司谋划赴港上市
- A股大反攻后,要不要持股过节?近七成私募看好节后行情
- 今日上交所全网测试!集中申报大量订单时 验证竞价处理平稳运行
- 中国贸促会回应近期美一系列涉华限制措施:合作仍是主流 共赢才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