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官网
75年沧桑巨变,缔造了非凡的“中国奇迹”。
每小时385公里,这是不久前杭温高铁联调联试跑出的最高试验时速;
全长5035米,这是近期通车的深中通道铺就的世界最长海底沉管隧道,历时7年,伶仃洋新地标创下10项“全球之最”。
重大工程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一面镜子,既彰显“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也是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犹记得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起步于“一张白纸”,毛泽东同志感慨“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革开放前夕,在日本新干线列车上感受到“快”“催人跑”,邓小平同志坦言“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75年不过是历史长河的一瞬,对中国经济来说,却足够浓墨重彩。今天,我国制造业规模早已稳居全球第一,产业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经济实现巨大腾飞,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
――经济总量连续跃升,增长曲线令世界惊叹。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还不及现在一天创造的经济规模。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52年增长223倍。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发展根基愈加坚实,经济结构深刻转变。百姓“米袋子”更鼓,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2264亿斤增加到2023年的1.3万亿斤以上,让占世界近20%的人口吃得饱、吃得好。从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工业、服务业大国,从需求失衡到三驾马车协同拉动,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迈上新征程,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潜力,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唯有实干奋斗。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民族伟大复兴的如磐初心,必将转化为续写奇迹的磅礴伟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点评:原 洋)
- 浙江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吴建荣当选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新任会长
- 文化中国行丨新春打卡“南北狮舞” 在传承中舞出精气神
- 冰雪元素拉满!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首次全要素彩排完成
- 新春走基层|苦累永攀登——跟着泰山挑山工送货
- HIMA智能安全测试助力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 实现降本增效
- 厦门国际银行宁德分行举办“青春向党植新绿 青年守廉筑清风”主题植树活动
- 1月20日爱慕股份涨停分析:纺织服装,优化生育(三孩)概念热股
- 异动快报:ST百利(603959)1月17日14点30分触及涨停板
- 百嘉医疗领先科技:MRI全身核磁共振结合先进成像技术助力癌症早期检测
- 提升团餐竞争力,海底捞开启“大厂美食篇”,入驻北京小米
- 新春走基层丨与病魔赛跑 为生命而战 这里的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 深空深海全覆盖!我国加速攻关下一代北斗系统技术
- 2024年12月房价数据公布 一线城市“止跌回稳”信号明确
- 加快建设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
- 科普→高铁小知识、乘车小常识
- 2024年6.1亿人次出入境 政策升级拓展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