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中国副行长张劲秋:债券回购业务进一步开放有助于满足境外投资者流动性管理需求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利好政策持续深化。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公告》),并公开征求意见。同日,香港金融管理局还宣布将“债券通”北向合作项下的人民币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
《公告》所称的债券回购业务是指,资金融入方(正回购方)将债券卖出给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并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正回购方再以约定价格从逆回购方买回相关债券并支付资金的行为,包含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两种形式。
目前,主权类机构、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能够通过直接入市渠道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此次,《公告》拟支持各类已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促进债券回购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债券回购业务的进一步开放一直是境外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部联席总监张劲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回购交易以质押式回购为主,而国际市场上的交易则以买断式回购为主。和质押式回购相比,买断式回购中的债券抵押品不会被冻结,因此不会对现券市场的流动性产生影响。此次向境外投资者同时开放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体现了监管层顺应境外投资者需求,积极推动境内债市与国际接轨。
从《公告》内容来看,债券回购业务的参与者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回购业务种类也将更加丰富。张劲秋表示,“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满足更多境外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需求,同时,更丰富的回购产品也有利于投资者更灵活地管理流动性风险,控制资金成本。因此,我们相信这一最新的开放举措将受到境外投资者的广泛欢迎,这也是中国债市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进展。”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的持续开放吸引了众多境外投资者,外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不断扩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共有1124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自2017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入市约100家。
“我们相信,债券回购业务的推出将促使境外投资者更积极地参与境内市场交易。”张劲秋表示,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金融业的持续开放以及债市投资便利度的提升,将使得中国债券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并成为境外机构全球配置的重要选择。
- 多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投资收益如何计算?
- 自贡彩灯已升级成文旅新质生产力
- 新春走基层·走笔丨远方的“亲人” 不变的牵挂
- 横琴口岸“人车两旺” 这些政策实施以来赴澳门客流量增幅明显
- 定日县6.8级地震丨救援搜救工作已转为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
- 嘉兴羊绒产业带的直播间,藏着一个家族的百年老店梦
- 人保车险|车损险保障范围有多广
- 《欢喜一家人·人生小事》暖心接档!小事不小,新季诠释"家"的温柔棱角
- 泉兴织梦・链动未来 ――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成功举办
- 人保车险|这些车险增值服务,你用好了吗?
- 腾讯游戏首次接入DeepSeek,《和平精英》引领游戏交互革新
- 芬尼欧洲研学新征途:10天穿越四国七城,探索商业灵感之旅盛大启航
- 人保车险|车险八不赔,快点看,错过就可惜了!
- (新春走基层)沪昆线上的铁路“卫士”:让“千里眼”时刻明亮
- 异动快报:世纪瑞尔(300150)1月16日11点13分触及涨停板
- 人保车险|你知道你的保费是怎么计算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