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GDP为50012.85亿元 同比增长4.6%

视野之家 2024-02-08 clz123 66597

  中国经济网1月22日讯 据湖南省统计局消息,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到50012.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21.28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8822.81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26568.76亿元、增长4.8%。

  一是产业稳中有升。加快建设“4×4”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及时出台“稳增长20条”“文旅振兴20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0条”等政策,用“真金白银”暖心助企,推动产业发展行稳致远。农业保持稳定。大力实施“五千工程”,积极布局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建成7个国家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农业“根基”更加坚实。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工业持续回升。重实体、兴产业、抓项目,大力培育经营主体,深入推进“智赋万企”行动,重点抓好“十大产业项目”,工业“底盘”更加稳固。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1%,其中电子信息、有色、汽车分别增长11.8%、26.1%和16.5%。服务业增长加快。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加快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向赋能,服务业“融合”更加高效。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845.01亿元、增长10.2%、比前三季度快2.7个百分点,34个行业大类中29个行业实现增长、占比达85.3%。

  二是内需持续向好。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成功举办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2023世界计算大会、“港洽周”等重大经贸活动,推动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消费逐月好转。抢抓疫情防控转段后消费恢复期,出台“促消费20条”,高质量举办第二届全省旅发大会,假日旅游、文旅消费、“夜经济”持续引爆,升腾的“烟火气”,点燃了鼎沸的“人气”、旺盛的“商气”、百姓的“喜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达到20203.34亿元,同比增长6.1%、比前三季度快1.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1%、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2.6%,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4.6%和16.5%、比前三季度快4.2个和5.6个百分点。投资逐步改善。突出重大项目铺排、突出重要活动招引、突出重点工程推进,有效益的投资持续扩大,“四个十大”项目顺利推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1%、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8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收窄;产业投资增长4.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1%,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4.0%、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重大建设项目投资增长4.2%。

  三是结构不断优化。一手优存量,促进传统产业“发新芽”;一手扩增量,加快新兴产业“生强枝”。制造业支撑有力。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推动“4+6”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制造“脊梁”更加坚挺。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比全部规模工业快0.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占规模工业比重达31.5%。高技术产业增势较好。创新驱动择“高”而立、向“新”而行,推动中高端产业形成新的增长极。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0%,占全部投资比重15.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1-11月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9.6%、23.7%和15.6%。智能产品增长较快。抢抓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窗口期,智能、绿色、高端产品“乘势而上”。规模工业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7.2%、36.0%和32.9%。

2023年湖南GDP为50012.85亿元 同比增长4.6%

  四是市场活力增强。持续擦亮“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品牌,升级“湘易办”超级服务端,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正向互动、良性循环、蓬勃向上的市场活力竞相涌流。“四上”企业快速增长。坚持要素保障与环境优化并举、梯队培育与入库指导并进,“个转企”“小升规”提档升级,“四上”企业扩容加力提速。年末全省在库“四上”企业5.79万家、同比增长11.8%、近三年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全年新增入库8397家、净增3807家。交通物流较为活跃。不断拓展以航空货运、中欧班列、江海联运和铁海联运为重点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打通交通运输“大动脉”,畅通经济社会“微循环”。全省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增长15.6%,其中旅客周转量增长72.3%、比前三季度快10.5个百分点。金融信贷支撑有力。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生态不断优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77万亿元、增长10.7%,各项贷款余额6.94万亿元、增长10.9%。

  五是质量效益好转。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和“三送三解三优”行动,逐市州开展高质量发展“把脉会诊”、解决问题,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财税量质齐升。狠抓财源建设和收入征管,持续加大国有“三资”盘活力度,积极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切实将经济发展成果反映到财税增收上。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3%,其中地方税收增长10.2%,非税收入占比降低1.1个百分点。企业盈利水平提升。不折不扣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千方百计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融资、用工、用能成本,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促进企业降本增效。1-11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7%、比前三季度快4.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6.1%、比前三季度快3.9个百分点。园区带动作用较强。坚持“三生融合、三态协同”,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持续深化“五好园区”创建,推进园区系统改革、提质升级,实现产业更聚焦、特色更鲜明、动能更充沛,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更加凸显。全年省级及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0%、比全部规模工业快3.9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比重达71.2%、比前三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

  六是民生稳步改善。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政绩,用心用情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兜牢民生底线,兑现“民生清单”,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民生“底色”折射发展“成色”。重点民生保障有力。聚焦民生短板弱项,持续加大医疗卫生、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投入,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6%、民生支出占比超过70%,其中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20.1%和8.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大力推动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创业带动、失业保障“四业”联动,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6.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5.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6万人。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集中力量办成一批群众身边的实事,让群众在看得到、摸得着的变化中感受民生温度。十件20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开工改造2000个城镇老旧小区,启动建设100所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开通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999家,新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574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