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农业兴村富民
干净宽阔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民居院落、独具特色的橘文化景观……漫步在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南桥村,一幅和美乡村景象映入眼帘。
南桥村是传统的柑橘种植大村,常年柑橘种植面积1万多亩。但之前却有一些柑农打算放弃老本行,去城里打工。“过去价格不稳,大伙儿辛苦一年也不赚钱。”村党总支书记李玉珍说。
为了让村民增收致富,自2018年担任村支书以来,李玉珍和村干部带领村民在打造柑橘品牌、引进新品种、拓展销路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多方考察学习后,我们以集约化管理、品牌化推介为主线,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扶持6家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管理销售、村民入股、配发农资等方式,提升柑橘品质。”李玉珍说。
村里还与省里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发展订单农业,以高于市场的收购价为村民的柑橘“保底”。一纸订单,让村民们安了心。“现在每亩可增收3000元左右,有保障,大伙儿越干越踏实。”村民邓耀炳说。
依托小小柑橘,南桥村走出一条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去年,南桥村柑橘销售总量3000吨,销售收入逾9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6万元。
特色产业助力南桥村打好农旅融合牌。南桥村是宜都的“北大门”,紧挨国家4A级景区青林休闲旅游区,“318”国道1314公里处就在村内,不少游客慕名到“1314情缘”拍照打卡。
“既要百姓富,还要生态美,提升村容村貌是关键。”李玉珍和村干部在调研后得出结论。村里争取项目和资金,积极践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充分听取村民的好想法、好意见,合力提升乡村公共设施配套水平。
“南桥村的变化,是红花套镇在乡村振兴路上抓好特色产业的一个样本。”红花套镇党委书记朱景波表示,下一步,将在全镇推广好南桥村的经验,以生态兴推动产业兴,持续发展好现代农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经济日报记者 董庆森 柳 洁)
- “中华文明溯源”特展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
- 中外文化交流报告发布:“Z世代”担当新主力,未来全球朋友圈将更年轻
- 月亮发起了位置共享
- 合肥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只羊涉嫌误导消费者被立案
- 香港将办创意名菜大赏赛 冀创新菜式吸引消费者
- 文化中国行丨温州的这条路,为什么是弯的?
- 国家巡回医疗队赴宁夏开展健康义诊
- 游园看彩灯、“打卡”新科技、沉浸式旅拍 缤纷新业态激发文化消费热情
- 北京启动惠民文化消费季
- 年纪轻轻,血脂怎么就高了
- 全国爱牙日:如何改善孩子牙齿表面的抗龋能力?专家解答
- 机器人进手术室 助力医疗精准化
- “非遗”护健康 高原“藏”良方
- 如何读懂面包配料表?这份面包挑选指南请收好
- 啤酒度数怎么看?啤酒花到底是什么花儿?
- 如何帮助孩子科学管理体重?“吃动平衡”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