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答21:美联储转向将拓宽中国货币政策空间,中国向进口促进战略转变将带来巨大潜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斌 上海报道
在近期美国一系列疲软的经济数据公布后,美联储明年降息的预期也在升温,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明年6月前转向降息,并在2024年底之前累计降息约100个基点。美联储明年转向降息、中美利差缩窄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第八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近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主办,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承办,以“探索新引擎、开创新局面:要素市场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为主题,复旦大学文科一级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在论坛间隙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他对记者表示,短期来说美联储明年降息对中国经济是利好,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会变大。如果明年美联储降息幅度更大,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会更主动。
(复旦大学文科一级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主办方供图)
他还表示,中国需要在货币扩张和刺激总需求方面更加谨慎。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各种约束很多,投资领域面临的许多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改变,不确定性很大。他认为现在放水不如放权,需要解除政府对很多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让受政策抑制的领域,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领域能释放更多的发展潜能。
此外,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张军指出,在制造业和基础产业领域,输出产能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产能的国际输出和持续的对外直接投资将是一个有利于改善国内投资机会和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战略。这不仅可以助力国内产业升级,提升国内收入水平,也从根本上有助于实现国内消费与投资之间的再平衡。
具体来看,张军分析称,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大概在2万多亿美元,美国大概接近9万亿美元,新加坡大概1.6万亿美元,如果换算成人均水平的话,中国大约是美国的1/16,同时大约是新加坡的1/1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人均水平还相对较低,未来仍有很大增长潜力。
张军认为,通过海外直接投资把国内产能输出到国外,是缓解国内产能积累过多的重要出路。由于产能过剩,中国这些年来经历了生产率的持续放缓,给宏观经济造成压力,GDP增速出现了L-型的放缓趋势。
展望未来,张军表示,随着中国国内产能不断输出,国内附加值更高的投资活动会有更大空间,国内产业升级有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助于提高收入水平、从而创造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他提出,中国从根本上需要从出口促进战略逐步转变成进口促进战略,这样才能解除抑制来自生产要素的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政策约束,创造国内更大的购买力市场。因此,向外的直接投资和未来国内产能的国际输出是非常重要的实施战略。长远来说,中国未来应该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跨国公司。
- 石破茂赢得自民党总裁选举,将成下一任日本首相
- 新华全媒+・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新疆喀什:情系“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
- 破发股翔腾新材4股东拟减持 去年上市募5亿当年净利降
- 福建南平武警开展搏击教练员集训
- 沈阳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
- 今年宁夏计划实施路况提升和特色路项目5652公里
- 广州市海珠区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130周年
-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看我国“硬核”科技有多广泛
- 中新真探:出汗就是在燃烧脂肪吗?
- 上市公司半年报扫描:海外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 吃南瓜能降血糖……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中新真探:柿子不能与鱼虾蟹类同食吗?
- 转发收藏!秋分后南北方食养各有重点丨时令节气与健康
- 健忘就是这种疾病的征兆吗?如何早期识别这种疾病? |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 江苏省卫生健康云临床检验平台上线
- 广西建设高水平公立医院网络 持续改善就医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