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木版年画 守护年味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化撷英】
撰文/摄影:吴玮(第七届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木版年画手艺人用油墨印制年画。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的时候,贴一幅喜庆的年画,依然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春节仪式之一。人们对新春万象更新、美满幸福的共同期盼,也都藏在一幅幅色彩鲜艳、寓意丰富的年画之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滑县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韩建峰和他收藏的老年画刻版。
河南,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岁月在这里沉淀了无数的珍宝。木版年画便是其中极具韵味的民间艺术遗珍。如今在中原大地,仍有许多木版年画制作技艺的坚守者。他们用执着和热爱,默默守护着这份古老的技艺,传承着木版年画的灵魂与精髓。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杨庄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张同瑞在为年画上色。
河南分布着很多木版年画,粗略估计就有七八种。它们地域不同,风格也不同。最有名气的要数朱仙镇木版年画,除此之外还有滑县木版年画、内黄木版年画、周口木版年画、登封木版年画、小杨庄木版年画等。近10年来,我积极走访木版年画手艺人,用镜头记录他们的故事和技艺。他们对待年画手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像是一种信仰,深深地打动了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他们把做年画这件事做到了极致。我想通过一幅幅照片走进非遗传承人的精神世界,表达对他们坚守一份手艺的敬意,也让更多人感知年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映照新时代非遗文化的新风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张廷旭在刻版。
一雕一刻,一印一绘,古老的技艺彰显了一位位中原匠人的执着与坚守,传承与创新。他们的作品映射出中原大地的勃勃生机与活力,也奏响了一曲曲传统与现代交织、文化与创新共鸣的美妙乐章。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26日 10版)
阅读剩余全文()- 铁路五一假期火车票,开售!
- 心理健康蓝皮书:短视频高强度使用与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相关
- 4月8日美农生物(301156)涨停分析:动物保健、饲料概念驱动
- 净利或将翻倍!比亚迪,一季度最高预盈100亿元
- 首批国家级名单公布!广西这些品牌入选
- 【文化中国行·一线讲述】那些被文学照亮的村落
- “慧”及养老 上海已建成70多家智慧养老院
- 暴雨蓝色预警:10省区有大到暴雨 湖南江西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 华艺照明2025年春季新品订货会,重磅发布!引爆市场!
- 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
- 清明民航运输活力彰显 支线“小城”航线激活区域旅游经济
- 当AI赋能医疗 可以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古籍里的清明:“三合一”节日写满春意盎然
- 乐于林泉 诗意栖居——故宫博物院“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印象
- 专家:单抗药物让AD治疗进入新阶段
- “失”中见“得”——从铁路失物招领处看春运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