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小伙的就诊小作文走红:在中国看病太“丝滑”了
中新网杭州8月9日电(张煜欢)近日,一位在杭州工作的法国小伙Thibaut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篇《为什么中国的医院这么快》的帖子。这篇记录他就诊过程的文章在平台上迅速走红,点击量超过了2000万次。文中他用略显生硬的中文描述了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丝滑”过程,惹得网友纷纷评论,“有趣的灵魂,生硬的文字”“你的中文使我旋转,太令人兴奋了”。

Thibaut今年27岁,来自法国西部城市里尔。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去年他得知杭州有公司正在招聘这方面的人才,又正好对这座美丽的城市充满向往,于是欣然前来。
不久前,Thibaut感觉身体有些乏力,于是来到了公司附近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全科门诊。全科医生为他开了血常规的检查单,Thibaut在采血中心抽血后,仅过了半小时便拿到了化验结果。医生表示,他的身体情况良好,或许就是工作有些辛苦劳累了,也没有开药,便让他回去好好休息。
这番“丝滑”的就医体验,让Thibaut倍感新奇,于是在社交平台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小作文,文中写道:“这里吸血(抽血)只需要一分钟,结局(结果)出现只需要半个天(半天),在法国,这将话费(耗费)一个周(一周)时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Thibaut笑言,自己学中文有一段时间了,目前仍在努力中,不过交流和书写都还不是很流利,因此只能用有些蹩脚的中文来抒发心中情感,为中国高效的医疗服务点赞。
“在法国,我们一般的小毛病都会去诊所看,然后根据诊断医生建议患者到医院或其他机构进行额外检查。但要完成这些检查,或许需要等待数周甚至数月才能预约到。”Thibaut说。
除了对中国高效的就诊过程留下深刻印象,Thibaut还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古色古香的中医诊室内,Thibaut第一次尝试了拔罐和推拿等中医技艺。现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针灸推拿科医师冯培培首先为Thibaut进行触诊查体。冯培培说,Thibaut的整体肌肉还是比较放松的,只是后项线、肩颈部和腰部的肌肉有点紧张,由此辨证为局部气滞血瘀有适应证,于是对其进行拔罐,以缓解肌肉紧张,达到通经活络、消除疲劳的效果。
“罐印颜色的深浅程度,代表着身体致病邪气的种类、病情的轻重、疾病虚实情况。留罐5分钟左右,Thibaut后背的罐印已经比较明显了,尤其是气滞血瘀的三处皮肤罐印暗红。这也说明,拔罐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冯培培说。
“我是在一些大型比赛上看到,很多运动员的背上都有这些红点,有人说这是‘神秘的东方力量’,所以我一直挺好奇的。”Thibaut说,做完拔罐,背部果真轻松了很多。
葫芦灸、耳穴压豆、刮痧……Thibaut称,以后有机会还想来体验更多中医技艺。“不用吃药就能让身体变得好起来,我觉得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治疗)方式。”Thibaut说。(完)
- 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
- 清明民航运输活力彰显 支线“小城”航线激活区域旅游经济
- 当AI赋能医疗 可以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古籍里的清明:“三合一”节日写满春意盎然
- 乐于林泉 诗意栖居——故宫博物院“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印象
- 专家:单抗药物让AD治疗进入新阶段
- “失”中见“得”——从铁路失物招领处看春运之“变”
- 中外博主眼中的新疆冰雪盛宴
- 春节临近 “年宵花”市场火爆 品种服务都“上新”
- 古韵新声入江南——江苏无锡打造“爱乐之城”
- 冠心病治疗有望减少支架植入?中国科学家发布研究新成果
- 大地从来都是敞开的——阿来《大河源》中的行走、生态与文明
- 聚势前行·智领增长,龙树双密封静音木门技术专利新闻发布会
- 古人如何祈求“安和常乐”?古代吉祥文化展在沪开幕
- 用米汤代替母乳和配方粉,也能让新生儿健康成长?丨中新真探
- 首次全文影印“满铁”参与侵华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