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大学生“临终关怀”志愿服务沉浸式感知生命初衷
中新网上海8月5日电 (张践)近日,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生命关怀学生社团”发起的大学生“安宁疗护志愿服务”项目,在上海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拉开帷幕。据安宁疗护专职护士、社工冯悦介绍,所谓“安宁疗护”其实就是“临终关怀”,为一些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患者提供关爱和支持,这是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立“生命教育基地”后开展的一项长期共建项目。
“我们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生命的终末期这段时间,也让家里人能够更好地去接受这样的事实,对他们进行生死教育和哀伤辅导。”冯悦说。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生命关怀学生社团”指导老师陈雁介绍,该项目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与即将走到人生尽头的患者聊天互动等形式,来舒缓患者心情。在此项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们给予了患者、家属极大的精神支持,而同学们最大的收获则是关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谢安奇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张践 摄采访中,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谢安奇告诉记者,上海早在2012年就启动了“安宁疗护”项目,但刚开始不被患者和家属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团队加入,这一项目得到了更多民众的认可和支持。特别是随着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生命教育基地”的挂牌,青年大学生沉浸式生命教育效果凸显。
“我们去实施,去参与,以前我们病房的病床使用率也不高,现在已经是一床难求,民众也逐渐接受了安宁疗护,绝大部分患者和家属也能坦然地面对死亡了。”谢安奇说。(完)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24 杭州车汇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0037907号-24,本站部分内容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长假之后患上“节后综合征” 你中招了吗?
- 盛唐五律的蜂腰格
- 河南:木版年画 守护年味
- 春节将至,出行人员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 【网络中国节】今天明天 都是小年
- 零食饮品这样选【健康幸福过大年】
- 冬季护肤,5个“不可” | 科普时间
- 安平站:国家管网枢纽站创新管理启示录
- 春节将至年味爆棚!“蛇元素”花馍、文创热销
- 雪地靴暖和又舒适,适合冬季长期穿着?丨中新真探
- 乐岁弦歌起 非遗年味浓——“过年——春节主题展”印象
- “重庆最绿县”打造“大巴山药谷”
- 吐鲁番考古发现唐代西州长史李重晖墓 揭示安史之乱后西域与中央政府关系
- 川酒在“一带一路” | 金盆地集团开启驶向2025的璀璨新程
- 基围虾、多宝鱼降价明显!水产品平价礼盒受欢迎
- 康复后如何提升免疫力?速看甲流6问6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