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报告释放信号:加大证券违法犯罪惩治力度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最高法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最高检报告”)。“两高”报告均提及对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其中,最高法报告还释放了加大对违法行为判罚力度的信号。
“‘坚决维护金融安全’‘助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是法院和检察院新一年的共同职责、重点任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吕红兵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程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行为的打击,将会持续从严。过去一段时间,金融治理主要依靠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未来加大司法惩治力度是大势所趋,司法机关有强大的追诉力量和追溯能力。
去除资本市场“毒瘤”
最高法报告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加大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判罚力度。某新三板公司在股票发行中虚增营收3亿元、少披露银行借款10亿元,欺诈增发股份,法院判令其赔偿投资者4900万元,公司高管承担最高100%连带责任,疏于核查验证的中介机构承担20%连带责任。金融行为须合规,高管违法要严罚,中介失职必追责。
上述提及的典型案例中,公司不仅被判赔偿投资者损失,公司高管、中介机构也要分别按比例承担连带责任,让违法者、助纣为虐者付出沉重代价,将对市场起到警示作用。
“最高法强调的是全链条惩治。”程雷表示,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但金融合规、证券合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传统的合规制度大多是从海外成熟市场引入的,如何打造符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合规制度、实施机制、合规评价标准,需要进一步探索。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合规是生命线,也是所有资本行为的底线。对公司高管和中介机构的追责力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最高检报告显示,202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协同完善证券犯罪执法司法标准,挂牌督办重大案件,检察机关起诉欺诈发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证券犯罪346人,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安全、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早在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执法司法体制机制。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郑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两高”仍将持续落实《意见》中的基本要求,把去除资本市场上的“毒瘤”作为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司法机关不仅要打击公司本身的证券违法犯罪行为,而且对于违法主体的内部人员和中介机构的责任要一并追究。
加强行刑衔接
在协同完善证券犯罪执法司法标准方面,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透露,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证监会即将发布修订后的《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办理证券期货犯罪案件的行刑衔接机制和刑事诉讼规则。
程雷表示,协同完善证券犯罪执法司法标准,最核心的是证据问题。行政处罚的证据标准与刑事司法标准不一样,而司法案件证据标准不能简单套用行政执法的标准,因此,要做好两者间的衔接。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对行政处罚机关获取的证据,应该进行独立司法审查,使用的标准是以审判为中心的定罪量刑的标准。
(责任编辑:朱赫)
- WEAP全时定妆亚太论坛暨术妍10周年庆典——赋能美业,引领未来
- 搬新家、复生产、迎团圆 受灾群众过上幸福年
- 小而美、“线上+线下”……老字号不“老”释放消费新活力
- 为了千年的回响
- 十三年逐梦羊乳香 卡倍多书写中国乳业的时代答卷
- 四川省小小说学会“荣县小小说创作基地”隆重成立
- 成都汇阳投资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再提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有望加速落地
- 异动快报:深振业A(000006)1月20日10点8分触及涨停板
- 春节持股还是持币?且看A股近10年大数据
- 更多细节 震撼微距 三星Galaxy S25 Ultra超广角呈现惊艳之美
- 2024喜临门海外业务飙升21%!人民日报金社平力挺国货之光!
- 第四届中国建造匠心年度人物揭晓
- 《2024都吹了哪些风?年度Dou Case档案一键开启》
- 衣”心守护,“梦”启未来,泰迪熊 九 年助力学生成长
- 2025京津冀跨年联欢活动在河北正定举行
- 2024深圳湾公共艺术季启动 展览持续至明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