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科技叩开“无声之门”
北京3月2日电 题:全国爱耳日:科技叩开“无声之门”
记者徐鹏航、顾天成、林苗苗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叩开“无声之门”,重回有声世界。
科技助听 带来“声”的希望
1995年,已失聪十年的陆锋以“放手一搏”的心态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成为中国大陆首位多导人工耳蜗植入者。
18厘米的刀口、8小时的手术、长达2个月的恢复期――借助当时有限的技术条件,陆锋幸运地回归有声世界,改变了人生轨迹。
此后近30年,他致力于推动科技助听事业的发展,现在他是中国聋人协会人工耳蜗植入者委员会主任。
“从第一例到现在,全国已有约12万人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我国科技助听事业飞速发展。”陆锋说,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现在手术创口仅3厘米左右。
“人工耳蜗主要适用于重度以上、使用助听器效果不理想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高志强介绍,人工耳蜗外机、植入体和手术技术都有显著进步,最新的一体式外机可以隐藏在头发里,耳部不再需要佩戴设备。
此外,助听器不仅具备了噪音抑制、语音识别等智能功能,还能够通过蓝牙与手机、电脑等设备连接,实现音乐播放、电话接听、远程调机等功能。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科技助听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带来“声”的希望。
专业康复 告别“十聋九哑”
走进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测听室,技术人员正在使用专业设备为一名植入人工耳蜗的小朋友进行调机。
“人工耳蜗或听觉装置植入只是开启听力重建的第一步。”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巍说,要想实现听清、听好、自由言语和交流的终极目标,助听或植入设备的调试、评估,设备备件及配套程序的升级更新,有效功能康复训练和持续跟进服务这几方面因素都必不可少。
“过去有种说法叫‘十聋九哑’,现在随着听力语言康复社会保障政策和服务能力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聋而不哑’已成现实。”梁巍介绍,全国佩戴人工耳蜗儿童平均入普率达87%,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能够无障碍地融入社会生活,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人工智能等科技将进一步促进全人群耳健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余力生表示,人工耳蜗植入后的调机目前还严重依赖专业人员现场服务,未来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可以通过电脑远程调试惠及偏远地区患者,智慧诊疗系统也将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疗水平。
早筛可及 提前预警
孩子是否有听力问题,出生后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是“第一关”。2022年,全国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率已达到90%以上。
越早发现、越早进行干预,其恢复效果和语言能力越理想。国家卫健委2023年发布的《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实现新生儿听力障碍3个月内诊断率、6个月内干预率均达到90%。
“新生儿在1个月内完成筛查,3个月内确诊,6个月内干预最佳。”余力生表示,相比于很多发达国家,我国将耳聋基因筛查的成本控制得较低,大大提升了可及性。
河北省自2019年开展孕妇耳聋基因免费筛查民生项目;北京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率在2021年已达到99%以上,听力筛查率达到98%以上……近年来,全国多地已陆续开展耳聋基因筛查。
专家强调,基因筛查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遗传因素导致的耳聋发现率,还可以提示药物致聋和迟发性耳聋风险,提前预警让更多人免于失聪。
- 股票行情快报:洋河股份(002304)1月6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320.65万元
- 睿远基金400亿公募持仓披露:赵枫新进买入小米、山西汾酒,傅鹏博新进舜宇光学,减持宁德时代
- 股票行情快报:贵州茅台(600519)1月21日主力资金净卖出6875.43万元
- 主力资金 | 一则消息引爆AI产业链,龙头股强势涨停
- 民债清查“央储统清计划”新闻发布会召开
- 股票行情快报:酒鬼酒(000799)1月14日主力资金净买入2009.75万元
- 本周盘点(1.13-1.17):五粮液周涨2.88%,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3.00亿元
- 全国多地大幅降温 京东联合恒洁、九牧为乡村送淋浴花洒过温暖年
- 天士力全资子公司获天津首张慢病健康管理数据知识产权证书
- 股票行情快报:五粮液(000858)1月10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37亿元
- 股票行情快报:皇台酒业(000995)1月9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676.26万元
- 创新驱动、数智赋能,金柚网荣获“2024年度数字化创新服务领军品牌”
- 建信人寿打造特色旅居生态 不断深化养老服务能力
- “茅台系” 寿险公司再谋增资,最高45亿元!
- 本周盘点(12.30-1.3):五粮液周跌5.00%,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9.02亿元
- “极北寒测”圆满收官:树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测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