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公布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经相应程序,共新增126种药品;121种药品通过谈判和竞价纳入,平均降价61.7%。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于2024年1月1日执行,药品总数增至3088种。
程序规则更加完善
此次调整新纳入126种药品。其中,肿瘤用药21种,糖尿病、精神病、风湿免疫等慢性病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15种。本次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在谈判、竞价环节,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其中,121种药品通过谈判和竞价纳入,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
经过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6年目录调整,程序规则更加完善,评审测算更加透明,企业对药品价格的预期更加客观理性。本次调整新增进入目录的品种数量进一步增加,患者受益水平稳步提升,同时有效提振了医药行业加大研发创新的信心。
国家医保局相关人士介绍,此次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着力弥补罕见病病种的保障空白,在准入条件上连续三年取消罕见病用药的获批年限限制,在评审、测算等环节明确予以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药优先纳入医保。
创新药谈判成功率92%
国家医保局相关人士介绍,对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给予了很多政策倾斜,建立了覆盖申报、评审、测算、谈判等全流程的创新药支持机制。2023年,25个创新药参加谈判,谈成23个,成功率高达92%。通过谈判,创新药的价格更加合理,患者可负担性大幅提高,多数出现销量、收入双双大幅攀升的情况。
同时,完善支持创新药发展的谈判和续约规则,适当控制续约以及新增适应症降价药品的数量和降幅,给予新药企业稳定的预期。按今年调整后的续约规则,在今年100个续约药品中,70%以原价续约。31个销售额超预期的品种需要降价,平均降幅仅为6.7%。同时,这100个续约药品中有18个药品增加了新的适应症,仅一个触发降价机制。
引导临床用药提档升级
复旦大学教授、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药物经济学专家组组长陈文表示,经过6轮调整,国家医保局累计将744个药品新增进入医保目录,其中谈判新增446个,覆盖目录全部31个治疗领域。在谈判准入的药品中,肿瘤用药达到100个,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药93个。通过谈判纳入目录的药品,大部分是近年来新上市、临床价值高的药品,大量新机制、新靶点药物被纳入目录。
陈文介绍,2017年以前,医保药品目录内没有1个肿瘤靶向用药,2023年版目录中有74个肿瘤靶向药,其中很多治疗领域实现了不同代际靶向药的多样化选择。6年累计调出395个疗效不确切、容易临床上滥用以及临床被淘汰或者即将退市的药品。从临床使用情况看,目录内药品在医疗机构用药的占比逐年上升。中国药学会对部分样本医院的监测表明,2018年至2022年医保药品使用金额占样本医院院均全药使用金额比例上升至86.73%。医保目录通过“吐故纳新”,引导我国临床用药“提档升级”,多数治疗领域已经与国际主流用药看齐。
- 首批国家级名单公布!广西这些品牌入选
- 【文化中国行·一线讲述】那些被文学照亮的村落
- “慧”及养老 上海已建成70多家智慧养老院
- 暴雨蓝色预警:10省区有大到暴雨 湖南江西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 华艺照明2025年春季新品订货会,重磅发布!引爆市场!
- 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
- 清明民航运输活力彰显 支线“小城”航线激活区域旅游经济
- 当AI赋能医疗 可以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古籍里的清明:“三合一”节日写满春意盎然
- 乐于林泉 诗意栖居——故宫博物院“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印象
- 专家:单抗药物让AD治疗进入新阶段
- “失”中见“得”——从铁路失物招领处看春运之“变”
- 中外博主眼中的新疆冰雪盛宴
- 春节临近 “年宵花”市场火爆 品种服务都“上新”
- 古韵新声入江南——江苏无锡打造“爱乐之城”
- 冠心病治疗有望减少支架植入?中国科学家发布研究新成果